香港是全球知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澳门是国际化的城市,珠三角地区则是制造业重镇和新兴的科技创新阵地。业界期待,新的粤港澳合作模式能够孕育新的经济奇迹。
1月3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媒体通气会介绍,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共同体,粤港澳三地卫生行政及有关部门协商决定,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大会。首届大会将于1月8日-10日在惠州举行,将签署30多项协议。
过去近10个月间,围绕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政府间、政企间合作接二连三。
2017年3月,“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写进中央政府工作报告;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擘画出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蓝图”;10月,中共十九大召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被列为”推动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点之一。
12月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科学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据陆续披露的消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在编制,目前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从早前公布的协议文本看,粤港澳大湾区有三张“面孔”——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
国际上,湾区一般指的是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和城镇所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由此衍生的经济效应被称为“湾区经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先后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崛起。粤港澳大湾区要对接这三大国际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在政策面频频“点名”的进程中,规划涉及的地方政府、产业界也纷纷就“粤港澳大湾区”展开行动。市场人士期待着,“千呼万唤”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能够带来无限商机。
“湾区”建设加速
“湾区经济”早在20年前就有粤港澳学者论述,“湾区”的概念近十年也曾出现在一些官方文件中。但直到2017年,“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才真正成为响彻中国市场的热门词汇。开启时下这波“湾区”概念热的,是2017年3月发布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据陆续披露的消息,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发展规划,正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编制。
尽管这一发展规划还没有公布,但这并不影响国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节奏。2017年7月1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见证下,《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下称《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该协议文本的签署方包括国家发改委以及粤港澳三地政府。比中央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信息更进一步,《框架协议》初步擘画了“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面孔——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
中央高层的行动远不止这些。2017年10月,粤港澳大湾区再次被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及。报告指出,香港、澳门发展同内地发展紧密相连。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港澳办于2017年12月18日公布了新一轮便利港澳同胞在内地学习、就业、生活的政策措施,涉及住房公积金待遇、港澳学生的奖学金、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等方面。而中央相关部门此前已于8月公布了一批便利港澳同胞赴内地发展的措施。
与之相伴的是粤港澳三地政府的积极行动。比如此次广东省卫计委透露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大会,将签署30多份协议。这包括粤港澳三地医护人员培养、建立大健康城、生活饮用水监测等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惠及三地居民的项目。其中,三地还将共建惠州国际现代大健康产业项目,投资150亿元,在惠州打造全方位的健康产业。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刘冠贤认为,此举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领域深度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医药界专家学者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进有关单位组成战略合作关系,开展医疗与健康产业合作;打造既具本土特色又具示范效应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医疗合作品牌,促进三地业界充分融合,共同造福粤港澳大湾区民众。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2017年10月发表施政报告时指出,将争取为港人在大湾区学习、就业、创业、营商、生活以至养老提供更多便利,促进两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讯息流,使大湾区能成为港人的优质生活圈。
粤港澳合作“更新”
市场普遍相信,粤港澳大湾区的崛起,也将推动粤港澳合作进入新的模式。
粤港澳合作至少已有40年历史。改革开放之初,借助香港、澳门的独特“窗口”优势,大批港澳资本和企业家涌入珠三角地区,以“三来一补”的方式投资建厂。这种方式也带动了台资、欧美资本的“登陆”。彼时,香港有资本、技术优势,而珠三角地区则有大量的廉价土地和劳动力。港澳资本出钱、负责全球销售,珠三角出工人、出土地,这种合作方式被经济学者称为“前店后厂”,名噪一时。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就一直积极地参与珠三角地区的建设,香港大大促进了珠三角城市的发展。同时,香港的经济也受惠于珠三角迅速的发展对各种服务的需求,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
然而,随着全球经贸局势的调整以及中国内地经济的转型升级,“前店后厂”的模式遭遇巨大挑战。其主要的问题在于,随着综合成本的抬升,珠三角地区的“厂”渐渐丧失了成本优势;而广东、上海、江苏等地的经济腾飞,使得珠三角地区需要的“店”有多种渠道,而不必单独依赖“港澳窗口”。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讲座教授叶嘉安长年研究粤港澳问题。他调研取得一些数据,1985年,珠三角地区92%的海外投资来自香港,这一比例到2000年只剩60%。前店后厂模式存在时,珠三角地区80%以上的生产服务业依靠香港,目前依靠香港的只有10%,很多改用珠三角或上海等其它地方。
但香港、澳门当前依然有互补的基础——香港是全球知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澳门是国际化的城市,珠三角地区则是制造业重镇和新兴的科技创新阵地。业界期待,新的粤港澳合作模式能够孕育新的经济奇迹。
香港特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主任邓家禧近日在肇庆表示,经济学有一个理论,就是通过优势互补,可以产生互利双赢的效果,令所有参与的经济体都得到好处。香港与珠三角城市的合作就是一个最好,而且毫无争议的命题。在这一背景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非常适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我相信随着国家进入新时代,今后三十年,粤港澳大湾区与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的关系就是过去三十多年香港与珠三角城市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关系的一个升级版和扩大版。”他说,“对香港来说,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一方面会为香港提供新的发展动力,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另一方面,也给香港一个机会为国家总体的发展战略作出贡献。”
在邓家禧看来,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合作,香港不仅能够发挥作为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三个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将香港在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和专业服务等另外三个方面的优势发挥出来。
比如,在创新和科技方面,香港在科技研发、知识产权和相关的专业投入有相当的经验,有5所大学都排名在全球100强之内,香港的科研人才也非常丰富,拥有43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本地香港的工程科学园和香港科学园拥有接近100位的院士。珠三角地区可以利用香港这些人才的优势,与珠三角的应用科研和生产基地有机结合,发展有基础科研的完整产品的高效率产业链。